LoRa牛羊定位真的有用吗?一块小小定位终端,能管好整群牲畜?

2025.11.14

  在广阔的草场和山地放牧,牛羊一走就是几公里,遇到大雾、大雪、偷盗、走失,传统靠吼、靠找、靠经验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吃力。那 LoRa 牛羊定位,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吗?一块小小的定位终端,真的能让牧场主坐在手机前就把整群牛羊“看在眼里”吗?下面,我们就从技术原理、应用场景、建设方式到实际收益,系统聊一聊 LoRa 牛羊定位这件事。

  一、为什么牛羊定位难?

  1.1 放牧环境决定了“信号难、供电难、管理难”

  传统 GPS 定位在城市里很好用,但在草原和山地就没那么轻松了:

  信号覆盖不稳定:基站稀疏甚至没有,4G/5G 信号断断续续。

  区域跨度太大:一个牧场动辄上千亩甚至上万亩,普通无线覆盖很难做到全域。

  牛羊分散移动:不像人带手机随时充电,牛羊系在脖子上的设备,要抗摔、抗雨雪、续航久。

  因此,牛羊定位需要的不是“华而不实的高科技”,而是稳定、省电、穿透力强、成本可控的技术,这正是 LoRa 能发挥优势的地方。

  1.2 LoRa 为何适合牧场场景?

  LoRa 本身是一种低功耗、远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,特点可以概括为:

  传输距离远:空旷环境下可达到公里级甚至十几公里。

  功耗低:终端可以用电池工作较长时间,减少频繁维护。

  建网灵活:自建 LoRa 网关即可,依托少量节点覆盖大范围。

  这几点与“广阔草场 + 分散牛羊 + 低运维成本”的要求高度匹配,于是就有了 LoRa 牛羊定位方案。

  二、LoRa牛羊定位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?

  想要让“牛羊在线上动起来”,不能只靠一个小终端,而是一整套系统协同工作。

  2.1 佩戴在牛羊身上的 LoRa 定位终端

  这是 LoRa 牛羊定位的“前线士兵”,一般挂在牛羊脖子或耳标上,具备几项功能:

  定位模块:通常集成 GPS/北斗,用来获取实时坐标。

  LoRa 通信模块:负责把位置信息、运动状态等数据发回网关。

  低功耗设计:睡眠、唤醒机制合理,保证一块电池能撑几个月甚至更久。

  结构坚固:防水、防尘、防摔,适应风吹日晒、雨雪冰冻。

  从牧场主角度看,终端越轻便、越结实、越省电,就越实用。

  2.2 部署在牧场周边的 LoRa 网关

  网关就像“信号塔”,负责接收所有牛羊终端发来的数据,再通过有线或 4G/5G 网络传输到服务器或云平台。它的关键点在于:

  安装位置要高:布设在山头、建筑顶部,保证视野和覆盖半径。

  供电方式多样:可以接市电,也可搭配太阳能板+电池实现无人值守。

  覆盖规划合理:根据牧场形状、地形高低,选择合适数量和部署点位。

  对于大部分牧场来说,几台 LoRa 网关就能覆盖日常放牧区域。

  2.3 后端平台与手机/电脑端应用

  数据只停留在“云端”,对牧场没意义,关键是可视化和管理功能要做实用。常见功能包括:

  电子围栏:在地图上划定牧场范围,一旦牛羊走出边界,系统报警。

  实时位置查看:在手机地图上看到牛羊当前位置、运动轨迹。

  历史轨迹回放:了解某段时间内牛羊活动路线,评估放牧效果。

  群体管理:按羊群、牛群、小队分组,查看不同组的活动区域。

  异常告警:例如长时间不移动、深夜突然快速移动等情况提醒。

  对牧场主来说,最直观的就是:打开手机,一眼看到“今天牛羊都在哪儿”。

  三、LoRa牛羊定位在实际放牧中的应用场景

  3.1 防走失、防偷盗:电子围栏+实时追踪

  在传统放牧中,牛羊走丢、被盗是常见的损失来源。LoRa 牛羊定位通过:

  划定电子围栏:根据真实牧场边界设定区域。

  实时监测位置:终端定时上报位置信息。

  异常告警:动物离开设定范围、夜间异常移动时自动提醒。

  一旦发现问题,牧场主可以根据位置迅速追踪,减小损失。

  3.2 协助放牧管理:从“人跟着牛羊”变成“人看着地图”

  以前放牧靠骑摩托、骑马到处转,现在则可以:

  通过地图查看各个牛群/羊群分布位置;

  根据草场情况远程调度,合理分配放牧区域;

  结合历史轨迹分析哪些区域草多、哪些地方踩踏严重。

  LoRa 牛羊定位让管理方式从“辛苦盯现场”变成“轻松看屏幕”。

  3.3 生产管理与数据化决策

  长期积累的定位数据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:

  分析活动范围与体重增长的关系:调整放牧强度和饲喂策略。

  统计不同季节的放牧路线:配合草场轮牧、休牧制度。

  监测个别动物活动异常:比如活动量过低可能是生病信号。

  这些数据帮助牧场从经验管理向数字管理过渡。

  四、LoRa牛羊定位的优势体现在哪里?

  4.1 通讯成本低,适合大范围、长周期使用

  与蜂窝网络相比,LoRa 自建网络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后续通信成本低:

  网关投入是一次性的;

  终端通信不按流量计费;

  后续主要维护是少量设备检修与电池更换。

  这对养殖规模较大的牧场特别重要,动物越多、时间越长,LoRa 方案的成本优势越明显。

  4.2 低功耗设计,减少频繁维护

  牛羊终端一旦装上,如果经常要抓住动物换电池,现实中根本不可行。LoRa 的低功耗特性让终端可以:

  减少上报频率但保证定位效果(例如几分钟一次);

  采用休眠+唤醒机制,做到真正的长续航。

  这样既保证管理需要,又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。

  4.3 覆盖能力强,适配复杂地形和大面积牧场

  在空旷场景下,单个 LoRa 网关覆盖范围很大,对牧场来说:

  不需要密集建设基站;

  山沟、丘陵等地形,通过适当规划也能做到基本覆盖;

  对“跑得远”的动物也能保持联系。

  这点是很多短距离无线技术难以做到的。

  五、建设一套 LoRa牛羊定位系统要考虑哪些问题?

  5.1 根据牧场规模和地形做好规划

  在真正上系统之前,要先搞清:

  牧场的大致面积和形状;

  主要放牧区域在哪些山头、草地;

  是否有高点可安装网关;

  供电条件如何(市电还是太阳能)。

  这些因素决定了网关数量、安装位置及整体造价。

  5.2 终端选型:重量、续航、佩戴方式都要考虑

  给牛羊佩戴终端,细节很重要:

  太重会影响动物活动;

  结构不合理容易被挂断、磕坏;

  续航时间越长,越减少人工抓捕和拆装。

  一些牧场会选择耳标式、小项圈式终端,根据动物大小、性格来匹配更舒适的佩戴方式。

  5.3 软件平台的实用性

  技术再强,界面不好用,也会降低使用积极性。一个好用的 LoRa 牛羊定位平台应该:

  打开就能看到直观的地图分布;

  电子围栏设置简单;

  告警不乱叫,既不过度打扰,又不漏报关键情况;

  支持手机、平板、电脑多端访问。

  最终目标是:牧场主、管理员都能看得懂、用得顺手。


微信
电话
0755-86616092
留言